荒漠化是全球性的重大生态问题,也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危害重,是世界上荒漠化、沙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防沙治沙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按照根治沙漠的思路,中国政府支持开展了首次沙漠沙地的科学考察,与此同时建立6个定位站开展治理技术的研究;70年代,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带网片相结合的防治原则,启动了中国第一个生态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还出台了《关于治沙工作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相关政策;90年代,在基本摸清人为不合理利用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以及取得“前挡后拉”“锁边固沙”等一系列相应的防沙治沙技术成果后,中国防沙治沙逐渐与国际接轨,提出了治理与保护相结合,政策、科技与法律相配套的防沙治沙体系,国家又及时启动了京津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草)、禁牧舍饲等工程,防沙治沙取得初步成效,土地荒漠化初步得到控制。
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颁布。出版的《沙漠资源学》明确了沙漠是正常存在的自然景观,提出了“低覆盖度治沙理论”。还对《国家造林技术规程》进行修订,启动了《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国家沙漠公园》等建设工程,出台了生态公益林补偿和退牧休牧补贴等相关政策。这些举措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建设理念的具体体现,使得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由20世纪末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变为现今的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的国家”,有力遏制了土地荒漠化的发生,是讲好中国治沙故事的重要科技支撑与良好实践。
除此之外,针对沙区光、温资源丰富和有机环境的条件,各地从提高水分利用价值的角度出发,广泛开展微藻类、特有生物、沙漠牛奶等生态型沙产业有机产品的开发等,支撑干旱沙区农牧民脱贫致富。目前中国林草沙产业企业已经超过1.55万家,沙产业年产值约5000亿元人民币。
中国荒漠化防治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为科学保护利用沙漠、根治土地荒漠化开出了“中国药方”;为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这个“世界目标”提供了“中国模式”,为推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十四五”时期,作为荒漠化防治的参与者,我们将继续研究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共同体的综合修复体系,提升复合治理与保护的科技与政策水平,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好、落实好,为干旱沙区的生态良性发展和农牧民的富裕生活作出更大的贡献。(作者杨文斌系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林科院研究员)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如果您不填写用户名和密码只能以游客的身份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凯发备用app的版权声明: 1.依据《》,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凯发备用app的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凯发备用app的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