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影响加剧 我们怎么办?锦观智库对话多位气象专家求解
1850—2020年全球平均温度距平(相对于1850—1900年平均值)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供图
向柳 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能源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工程师
陈明扬 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应对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陈超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正研级高工
郭海燕 四川省气候中心副主任
高温干旱肆虐、森林火险加重、能源供应形势严峻、工业生产和服务业发展被波及和制约、人们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面对“来势汹汹”的气候变化之险,我们应该怎么办?
全球气候进入“紧急状态” 极端事件增多增强
锦观智库:
今年的极端高温干旱天气令人叫苦不迭,大家都觉得这样的天气很“怪”,对此您怎么看呢?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持续向大气排放巨量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近期,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陆续发布《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气候变化2022:影响、适应和脆弱性》《气候变化2022:减缓气候变化》,警告迫在眉睫的气候变化风险,再次为人类敲响“警钟”。
数据显示,2020年气候变化并未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止步,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2℃,成为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三个最暖年份之一。1970年以来的50年是过去2000年以来最暖的50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指出,当前气候变化出现在整个气候系统的尺度上,气候系统许多层面的当前状态在过去几个世纪甚至几千年来均是前所未有的。预计到本世纪中期,气候系统的变暖仍将持续。
我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升温速率明显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1951—2021年,全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升温速率为0.26℃/10年,高于同期全球平均升温水平(0.15℃/10年)。近20年是20世纪初以来的最暖时期,1901年以来的10个最暖年份中,除1998年外,其余9个均出现在21世纪。2021年,中国地表平均气温较常年值偏高0.97℃,为1901年以来的最高值。随着气候变化,高温、强降水、洪涝等极端事件增多增强,我国气候风险水平呈上升态势,必须高度警惕,防范气候变化“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今年我国南方的持续高温是典型的“灰犀牛”事件,未来也要谨防冬季出现极端低温等“黑天鹅”事件。
减缓和适应是两大策略 当前更加必要且紧迫的是适应
锦观智库:
面对严峻的气候变化,您认为基本的解题思路应该是什么呢?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三大生态环境危机之一。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策略,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受“自下而上”的全球“国家自主贡献”气候治理模式所缺乏的约束力及新冠肺炎疫情、能源危机、地缘政治等影响,实现《巴黎协定》确定的1.5℃温升控制目标的不确定性增大,气候变化系统性风险可能进一步升高,今年北半球持续性的极端高温天气就是证明之一。相比温室气体减排的长期性和效果的滞后性,适应显得更加必要且紧迫。
根据联合国相关机构披露的数据,1970年以来的50年是过去2000年以来最暖的50年,大约有33亿—36亿人生活在气候变化高脆弱环境中。而国内研究表明,我国平均每年由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000亿元左右。预计到本世纪中期,气候系统将进一步变暖,导致和加剧冰冻圈消融、降雨模式改变、森林草原火灾、极端高温和干旱、热带气旋增强、生物多样性消失、海平面升高、海洋酸化等不利影响和风险,严重冲击全球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祉,尤其是小岛屿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深受其害。2015年,国际社会达成的《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就提出,气候变化是当今时代的最大挑战之一,其产生的不利影响削弱了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将“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列为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并与粮食安全、水安全、防灾减灾、卫生健康等目标相关联。世界经济论坛最新发布的《2022年全球风险报告》将应对气候变化措施进展缓慢、极端天气事件列入2022年全球十大风险,足见气候变化对全球发展的重要影响。联合国有关报告指出,预计到2030年全球因气候变化损失的生产力相当于8000万个全职工作,3500万至1.22亿人或因气候变化陷入贫困,亟须推动全球气候适应型发展,降低自然和经济社会系统的气候脆弱性。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看到适应气候变化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随着气候变化风险日益凸显,欧盟、新西兰、瓦努阿图等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宣布进入“气候紧急状态”,气候变化已成为重要的传统和非传统国家安全威胁。在传统安全领域,气候变化本身不会引发战争,但可成为战争的加速剂和放大器;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气候变化将导致“气候难民”、粮食安全、跨境水资源纠纷等问题,加剧社会不稳定,削弱政府治理能力和应对气候灾难事件的能力。我国大部属于季风性气候,且升温速率明显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气候变化将对我国国家安全等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从“纳入”到“全面融入” 适应气候变化国家摆位更高
锦观智库:
思路有了,那具体的方法和路径是什么呢?
为推动落实《巴黎协定》,我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特别是2020年宣布了“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同时,按照减缓与适应并重原则,不断强化适应行动。今年6月,更新发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明确了新时期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具体来看,有几个特点:
一是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定位和格局更高。《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立足气候变化风险,作出气候变化挑战“已经成为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设美丽中国进程中面临的重要风险”的形势研判,实现工作定位和格局的跃升。工作定位上,旧版国家战略仅明确“将适应气候变化的要求纳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而新版“将适应气候变化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且致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战略目标上,旧版战略目标期到2020年,有效期仅7年多;新版战略以更为深远的视角,目标期到2035年,有效期13年多,且分别提出“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时期目标,明确到2035年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行动架构上,旧版战略着重突出基础设施、农业、水资源、海岸带和相关海域、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人体健康、旅游业和其他产业七个领域适应,而新版战略从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社会系统两大维度明确适应重点,增加人居环境及金融、能源、旅游、交通等敏感产业的适应要求,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和适应的系统性。
二是适应气候变化行动针对性更强。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空间异质性特征突出,不同地区气候影响、风险及其适应存在较大差异,重大战略区域气候变化问题与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交织叠加,气候风险聚集、连锁、放大效应明显。因此,新版战略更加直面需求、问题、挑战。适应策略上,新版战略在主动适应的基础上,增加科学适应、系统适应、协同适应原则,更加突出了适应的适配性和有效性。适应重点上,紧扣重点领域,以专栏形式提出气候及气候变化观测网、海洋与海岸带生态系统重点工程、农业与粮食系统适应气候变化专项行动、气候变化健康适应专项行动、城市适应气候变化专项行动五大重点工程和专项行动,增强适应的可操作性和可落地性。空间格局上,旧版战略将全国重点区域格局划分为城市化、农业发展和生态安全三类适应区,而新版战略兼顾气候特征相对一致性和行政区域相对完整性,将适应与国土空间深度融合,分类明确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适应策略,逐一明确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西南、青藏高原八大地区适应重点,同时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五大战略区域的适应方向。
三是适应气候变化“增量”特征明显增多。气候变化风险与日俱增,“增量适应”任务更加繁重。同时,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也进一步赋能适应行动。工作体系上,新版战略将“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单列,并摆在突出位置,提出加快构建“气候系统观测—影响风险评估—采取适应行动—行动效果评估”流程体系。试点示范上,考虑气候类型、地域特征、城市定位、工作基础等因素,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到2035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形成适应气候变化理念广泛普及、能力显著提升、经验有效推广的良好局面。要素保障上,将财政金融支撑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求构建适应投融资保障体系,建立气候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同时,强化适应气候变化科技资源长期性、稳定性、基础性支撑。
四川要将气候韧性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加快建设气候适应型社会
锦观智库:
从四川的实际看,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四川气候季风性、地带性、垂直性特征突出,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更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亟须增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影响和风险的认识,将气候韧性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适应气候变化。尤其需要在贯彻落实新版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的过程中,坚持长期主义、宏观视野、全局意识、系统理念、底线思维,统筹推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分区分类强化适应行动,推动气候适应型发展,加快建设气候适应型社会。
首先是补齐短板,增强气候变化风险多维感知能力。比如利用遥感、自动化、大数据等技术,探索开展气温、降水、冰川、冻土、植被、水文、灾害等要素动态监测、智能集成、立体呈现、建模分析,实现高时空分辨感知,高效识别风险并发出预警。建立气候变化、土地利用、自然灾害、森林草原等要素的长时间序列基础数据库,评估识别气候变化影响和潜在风险,开展全省气候变化区划和风险区划以及加强气候变化、水文水资源、生态系统、自然灾害等行业监测、观测和统计体系融合,联合搭建西南地区及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科学大数据共享平台,实现跨领域跨区域网络互联互通、数据共建共享等。
然后是要突出重点,增强敏感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包括聚焦自然系统,围绕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水文水资源、森林草原湿地等开展适应行动,重点加强森林草原火灾防治、典型生态系统保护、山地灾害综合治理,探索冰川冻土、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地适应路径。聚焦经济系统,围绕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敏感二三产业等开展适应行动,重点加强农业防灾减灾、生命线基础设施保护、城市内涝和热浪应对、特殊时段能源供应保障,强化地下车库、下穿通道、地铁等地下空间出入口防倒灌措施,提升长江上游电站水库群气候适应性,着力增强电力系统分布式、移动式、规模化应急调峰能力。聚焦人体系统,围绕卫生保障、身心健康等开展适应行动,重点加强气候敏感疾病监测、预警和医治,依托四川大学华西大健康创新资源优势开展气候敏感疾病风险跟踪研究,加强四川盆地、长江上游干热河谷高温监测预警能力。聚焦目标指标,因地制宜科学构建区域适应气候变化目标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实现压力可传导、行动可落地、成效可评估等。
第三是要分区施策,增强脆弱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其中,四川盆地要重点增强城市生命线系统气候韧性,加强沿江低洼地区洪水和城市内涝治理,以海绵城市理念引领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提升极端天气下能源保供能力。提高节水灌溉能力,推广抗逆作物品种,保障粮食安全。盆周山区要重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优化布局城镇体系,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加强陡坡耕地还林,恢复林草植被,治理水土流失,加强山洪、泥石流防范,保护生物多样性。川西北高原区则要重点加强气候变暖影响观测,控制国土空间开发强度,推动生态功能区核心区和地灾高易发地区内常住人口稳步减少。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和特色农牧业,控制草原载畜量,修复草原和湿地生态系统,加强冰川冻土监测和保护。在川西南山地区,要重点加强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高森林质量和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山洪、泥石流防范,提高干旱和高温热浪应对能力。
第四是试点示范,增强重点环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既要开展城市功能区示范,开展新城新区等重大规划和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纵深推进广元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支持成都、遂宁、泸州、攀枝花等超大城市气候适应型城市、丘陵气候适应型城市、临江气候适应型城市、干热河谷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降低城市生命线系统脆弱性。到2035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也要探索重点基础设施示范,依托川藏铁路等穿越川西高原和川西南山区的重点铁路线、骨干高速公路、电力输送通道,以及跨流域输配水网、雅砻江和大渡河流域电站水库群,开展适应性规划、设计、运营和调度研究及示范。还要推动山水林田草沙冰一体化修复治理,以贡嘎山、海螺沟、达古冰川为重点,开展冰川保护试点。以若尔盖泥炭地为重点,开展高原湿地保育。以九寨沟、黄龙、都江堰为重点,开展世界遗产气候适应性保护试点。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重点,开展自然保护地适应性保护试点。以攀西地区为重点,开展森林适应高温热浪试点。以猕猴桃、茶叶、水稻和油菜籽为重点,开展气候智慧型农业试点,开展气候友好型低碳农产品认证。
最后是要夯实基础,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支撑能力。包括构建区域适应政策体系,出台全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制定林草、水利、住建等领域专项适应行动方案,推动川西地区、重点流域、典型自然保护地适应行动方案。完善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党委政府领导、生态环境部门统筹、各部门协同推进、各地区积极行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格局,探索建立川西适应气候变化和生态保护工作协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工作统筹和政策协同。衔接气候投融资和绿色金融,研究制定区域气候投融资识别指南和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和市场化对接平台,纳入更多具有气候适应效益的空间优化、生态修复、水网建设、灾害治理等重大工程项目,逐步建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灾害风险分担转移机制。围绕前端风险监测分析、中端风险评估预警、末端风险应对管理,开展科研攻关、技术示范、对策研究和效果评估。用好中科院系统、气象系统、农林系统、华西系统、应急响应系统等科研平台,建设一批气候变化适应支撑性、战略性平台,建设四川省适应气候变化联合创新中心。全面强化适应气候变化机构和人员配备,加强气候变化教育科普、干部培训和机构支撑,增强对气候变化风险及其适应的认识,更加主动推动适应行动。
制图 申娟子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如果您不填写用户名和密码只能以游客的身份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凯发备用app的版权声明: 1.依据《》,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凯发备用app的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凯发备用app的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